说起温泉旅游,近几年可真是玩出了不少新花样。记得前几年大家泡温泉还主要是奔着”养生”去,现在倒好,年轻人把它变成了社交游乐场。我上周去了家新开的温泉度假村,进门就被震撼到了——LED灯光秀直接打在温泉池里,晚上还有DJ打碟,这哪是泡汤,分明就是个水上夜店!服务员说他们周末的”温泉派对”得提前半个月预定才有位置,可见这种把传统休闲和现代娱乐结合的玩法确实抓住了年轻人的胃口。
温泉+:跨界融合成新潮
现在稍微高档点的温泉度假区都开始做”温泉+”模式了。光是长三角地区,我就见过温泉+电竞、温泉+剧本杀、温泉+艺术展的各种组合。最绝的是浙江安吉那边新开的”书香温泉”,直接把图书馆搬进了汤屋,泡着温泉看书,这个创意我给满分。数据也很说明问题——携程发布的《2023温泉旅游消费报告》显示,这类复合型温泉项目的客单价平均高出传统温泉38%,复购率更是翻了一倍多。
说到跨界,不得不提最近火爆的”温泉疗愈”。这不是简单的SPA按摩,而是把正念冥想、声音疗愈这些心理学疗法都搬进了温泉区。我朋友上个月在云南腾冲参加了个”温泉疗愈营”,一天流程下来要泡7种不同矿物成分的汤池,配合呼吸训练和颂钵音疗,居然真把她的失眠治好了七七八八。虽然价格不菲(三天两晚要4980元),但订单排到了明年三月,看来现代人对这种既放松身心又有实际疗效的温泉产品确实买单。
私密化与小众化趋势
有意思的是,在大型温泉度假村越来越热闹的同时,另一种”小而美”的私家温泉也在悄悄崛起。我在莫干山见过不少改建的老宅子,院子里的汤池也就够2-3个人泡,但设计得特别精致,有些还带屋顶观星位。老板说他们的客人多是都市金领,要的就是这份安静私密,宁愿多花钱也不愿去人挤人的公共温泉。这种分化趋势挺有意思——要热闹有热闹的玩法,要清静也有清静的去处。
最让我意外的是温泉旅游的科技含量也越来越高了。去年在箱根体验过智能温泉水循环系统,它能实时监测PH值、矿物质含量等15项指标,通过App就能查看。更夸张的是有家台湾温泉酒店已经开始用VR技术,让你泡着温泉就能”穿越”到世界各地著名温泉胜地,虽然听上去有点画蛇添足,但这种科技与传统的碰撞说不定就是未来的方向呢。
发表评论